榆中县简介

中文名称

榆中县

外文名称

Yuzhong County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甘肃·兰州

下辖地区

8镇、15乡

政府驻地

城关镇兴隆路258号

电话区号

0931

邮政区码

730100

地理位置

中国西北

面积

3301.64平方公里

人口

469083人(2017年户籍人口)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

兴隆山、马衔山

火车站

榆中站

车牌代码

甘A

行政区划代码

620123

榆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兰州市东郊,总人口42.4万人,全县总面积3301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06万亩,海拔1480—3670米之间,年均降雨量350毫米,蒸发量1450毫米,年平均气温6.7℃,无霜期120天左右。境内有兴隆山、马啣山、明肃王墓、青城古建民居等旅游风景名胜区。榆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总面积3362平方千米。总人口42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邮编:730100。代码:620123。区号:0931。拼音:YuzhongXian。榆中县 - 基本概况榆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兰州市东郊,西靠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东邻定西市安定区,西南与临洮县交界,北隔黄河与白银市相望,东北与会宁县、靖远县接壤,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辖8镇15乡、4个社区、268个行政村,总人口42.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8.8万人,有汉、回、壮、满等12个民族。全县总面积3301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06万亩,其中水浇地29万亩,保灌面积24万亩,山旱地77万亩。县海拔在1480—3670米之间,年均降雨量350毫米,蒸发量1450毫米,年平均气温6.7℃,无霜期120天左右。按照自然特点,全县分为中部川塬谷区、南部高寒二阴山区、北部干旱山区三类不同地区,其中中部川区13个乡镇173个行政村,西南部山区4个乡48个行政村,东北部山区6个乡47个行政村。县域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品种有48种,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石、大理石等储量较大;境内有兴隆山、马啣山、和平牡丹园、石门度假村、官滩沟、万眼泉、明肃王墓、青城古建民居等旅游风景名胜区。交通运输四通八达。全县形成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级公路为主,以通乡、通村公路为构架的交通网络。陇海铁路、巉柳高速公路、312国道、309国道横跨东西,省道101线、109线纵贯南北,白榆公路、东京公路(夏方公路)等县级公路连通兰州、白银、临洮等周边城市,榆新、高韦、路兰等通达公路已改造建成使用。县城距中川机场80公里、距兰州38公里。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广泛。全县能收听收看到16套以上和50套广播电视节目,移动电话、数据传送与国内并网实现了光缆传输,电子政务发展态势良好,学校信息技术广泛普及推广,邮政服务快速便捷。电力供应充裕。供电半径达70公里,管辖110KV、35KV变电所7所,主变压器14台,总装机容量为22.49万KVA。配电线路27条,总长492.75公里,配电变压器993台,总容量为11.1万KVA。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近年来,酒钢集团榆中钢厂、兰州金川科技园、奇正藏药公司、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一批大型企业和高等院校相继入驻我县,带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兰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东城区建设的构思,赋予了榆中新的发展机遇和历史使命。目前,新材料研发、钢铁化工、高新科技、生物医药、文化人居旅游、加工仓储物流等六大产业区建设已全面启动,经营城市步伐明显加快,新建改建兰州东出口等城市道路5条,榆中供水工程和平地区管道敷设全面完工,徐家山土地开发工程进展顺利;和平、定远、金崖、青城等重点小城镇建设发展势头良好,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经过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榆中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4.9亿元,同比增长18.5%;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0.7亿元,同比增长14.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5.5亿元,同比增长23%;地区性财政收入达到4.27亿元,同比增长63.4%;粮食总产量达1.31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83元。农业产业化已初具规模。2007年,全县发展无公害蔬菜41.3万亩、总产量达到5.2亿公斤,实现销售收入5.6亿元,人均蔬菜收入1440元。蔬菜产品主要销往广州、深圳等40个沿海城市,出口东南亚国家及港、澳、台地区。2003年,被农业部确定为第二批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县;2007年,冷凉型蔬菜产区被确定为全国“蔬菜出口创汇基地”。现正在启动建设西北最大的蔬菜物流交易中心。目前,全县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9家,规模不断发展扩大,产业链条逐步延长,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2006年以来,我县在新农村建设布局上,以和平——定远——连搭——夏官营——金崖——来紫堡等乡镇为重点,打造新农村建设圈;以贡井为重点建设北山地区中心,打造特色产业的新农村建设片;以国、省道沿线乡镇为重点,打造交通便利的新农村建设线,构建一圈、一片、一线环环相扣的新农村建设整体格局。目前,全县共确定建设各级各类试点示范村25个,其中省部联建示范村1个、农业部联系村2个、省级示范村1个、市级试点示范村11个,县级重点推进村10个,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积累了经验。工业强县进程加快。重点建设以四大经济版块为平台,积极引进和发展以兰州和平金川科技园、榆中钢厂、奇正藏药、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大中型企业和大专院校。乡镇企业健康发展,已成为全省“十强县”之一,建材、化工、造纸、塑编、机械等已形成了规模产业。榆中县 - 地理交通榆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省会兰州东郊,地处东经103度49分15秒--104度34分40秒,北纬35度34分20秒-36度26分30秒之间。总面积3301.64平方公里。东接定西、会宁、靖远县;西靠兰州市七里河区、城关区;南以马寒山为界与临洮县毗邻;北隔黄河与皋兰县(其中什川乡在黄河南岸)、白银市相望。榆中县在地质构造上位于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的西侧。县内的兴隆山断层属祁连山构造带向东延伸部分;苑川河断层属金城关断层东延部分。后受陇西系旋褶强烈影响,地质构造复杂。榆中县内地表大部分被第四纪松散沉积物所覆盖,基岩出露仅有太古界的前震旦系、震旦系、中生界的侏罗系、白垩系和新生界的第三系、第四系等。县内地层发育不全,缺失整个古生界和中生界的三叠系。县境内的侵入岩主要是酸性岩浆岩。侵入时代为前古生代和早古生代晚期。县境内的地势南高北低,中部凹,呈马鞍形。南部为石质高寒山区,马寒山最高峰海拔3670.3米。北部为黄土丘陵区,最高峰吕家岘海拔2495米。南北两山之间是川塬丘陵沟壑区,海拔1500-2000米,地形由西南、东南和东北三面向西北倾斜。榆中县 - 历史沿革榆中,距今约1.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居住,上古时为羌住地,后被匈奴占据。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蒙恬“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一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治所在今兰州市城关区东岗镇,隶属陇西郡。秦汉之际,复被匈奴攻占。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复置榆中县,隶属陇西郡。元拧二年(前121)置勇士县,辖榆中苑川河东北地区,治所在今定西县境内。后榆中、勇士二县改属天水郡。昭帝始元六年(前81),设金城郡,榆中县改属金城郡,勇士县仍属天水郡。明帝永平十七年(74),改天水郡为汉阳郡,辖勇士县,榆中县仍属金城郡。灵帝中平元年(184),勇士县北部被羌胡占据。三国时,榆中县为曹魏政权金绒郡属县。晋穆帝永和十一年(355),榆中县被前凉李俨所占。孝武帝太元元年(376),前秦灭前凉,榆中属前秦。太元十年(385)鲜卑族乞伏国仁在苑川筑勇士城,建立西秦,置苑川等12郡,榆中县隶属苑川郡。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439)废县,设榆中镇。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废榆中镇,恢复榆中县置,隶属金城郡。北周废榆中县,其地并人子城县,仍属金城郡。隋文帝开皇元年(581)新置兰州,领金城郡,金城郡领子城1县。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实行州县两级行政建置,兰州领子城等4县,治所在子城县。炀帝大业三年(607),又改兰州为金城郡,将子城县改为金城县。唐高祖武德元年(618),金城郡又改为兰州,废金城县,其地并人五泉县,属兰州。高宗咸亨二年(671),五泉县又改为金城县。玄宗天宝元午(742),又改为五泉县。代宗宝应元年(762),榆中全境陷于吐蕃。宋仁宗景箔三年(1036),西夏赵元吴攻占榆中地,据吐蕃康古城。庆历三年(1043),赵元吴改康古城为龛谷城。神宗元丰四年(1081)八月,宋熙河路经略使李宪率部攻克西夏龛谷城,改城为寨。元佑七年(1092),废龛谷寨,庆州知州穆衍筑定远城。绍兴三年(1096)复修龛谷寨为堡。崇宁三年(1104),今榆中县西部部分地区属兰州兰泉县,绍兴元年(1131),金人攻进榆中全境。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省龛谷、定远二入金州,金州成为不领县的州,改属陕西行中书省管辖。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降金州为金县,治所移至今城关镇,属临洮府。宪宗成化四年(1468),改属兰州。清初,金县改属临洮府。乾隆三年(1738)又属兰州府。民国2年(1913),将兰州、巩昌2府并为兰山道,金县属兰山道。民国8年(1919),因与奉天(今辽宁)金县同名,8月改为金城县,10月恢复榆中县。民国16年(1927)改道为区,榆中县属兰山区。民国17年(1928),实行省、县两级制,榆中县直隶于甘肃省政府。民国25年(1936)5月,隶属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0年门941)8月,直隶于省政府。民国33年(1944)12月,隶属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8年(1949)8月16日榆中解放,成立榆中县人民政府,隶属会宁专员公署。9月,改属定西专员公署。1956年9月,榆中县人民政府委员会改为榆中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1月,成立榆中中县革命委员会。1970年4月,划归兰州市管辖。1981年1月,撤销榆中县革命委员会,恢复榆中县人民政府。榆中县 - 资源环境土地资源榆中县总面积3301.64平方公里,合495.24615万亩。其中,可耕地188.62476万亩(实有耕地111.94万亩),林地5.18384万亩,牧草地213.90346万亩,园地1.13955万亩,建设用地19.80013万亩,水域4.72269万亩,未利用的土地61.43505万亩。县内土壤分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灰褐土、黑垆土淤土、黄绵土、红土8类,13个亚类,14个土属,11个土种。水资源黄河——流经兰州盆地进桑园峡入榆中县境东流,桑园峡全长21.8公里,其中有12公里在县境内。从虎头峡北到乌金峡峡门上,长39公里,是榆中县,皋兰县、白银市间的界河,沿途有柳沟河、苑川河、桑园峡、烧炭沟、麋鹿沟、红沟、大浪沟、苦水沟等水流注入。苑川河——属黄河一机一级支流,是县内最大的河流。上游称水坡河,源于临洮县站滩乡胡麻岭北麓的泉头村,向北流至龙泉乡刘家嘴入县境,过水坡水库至高崖。苟家河——也称新营河,是苑川河上游重要支流。有二源:一源称魏家河源于黄石崖,东流经苟家坪;一源称祁家河亦名黄坪河,源于马寒山之石棺材山梁北侧,东流有清水河注入。二河于大庄汇合,东流人高崖水库。龛谷河——是苑川河支流,源于马寒山,流经榆中盆地东侧,至接驾嘴流人苑川河。龛谷河上游汇集了马寒山主峰以东至黄石崖之间的黄崖沟、骆驼岘沟等支流的水流,北流切穿兴隆山,形成龛谷峡。北流经小康营人榆中盆地,汇徐家峡河向北注入苑川河,全长30公里。兴隆峡河——苑川河支流,上游名红庄子沟,汇集了马寒山主峰北麓及兴隆山南坡的水流,北流横穿兴隆山,形成长8公里的兴隆峡,即兴隆峡河。分豁岔河——苑川河支流,源于兴隆山北麓,上游有范家河、中沟河、大沟河三条支流至分豁岔汇合,故名。曳木岔河——苑川河支流,源于兴隆山北麓,汇小岔湾沟和石门子沟的水流,北流至麻家寺入石头沟和连搭、定远川,水流被引入灌区或渗入地下。官川河——是黄河水系祖厉河的支流,有东西二源。西源出临洮县胡麻岭东北流,经内官营至定西县城,汇东源折向西北。洮河——县境西南马寒山分水岭南侧有6平方公里的地区,属银山乡小水子、旋马滩、斜路三村的辖地,其地表水经临洮五户、中孚注入洮河,年径流量28万立方米。直接注入黄河的支流——县内有14条。其中水磨沟、柳沟河为长流水河外,其它均为间歇性河流,有暴雨时才有洪水流入黄河。境内流域面积1202.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6.4%。生物资源1、植物境内除农作物以外的植物有:种子植物90科、310属、565种,被子植物77科、303属、549种,裸子植物3科、7属、16种,蕨类植物9科、18种,菌类植物24科、51种。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兴隆山、马衔山。2、野生动物县内野生动物共有5纲,24目,48科,104属,150种。矿产资源县内已探明的矿藏15种,有中小型矿床,矿点和矿化点48处。榆中县 - 人文历史历史形成的榆中各族自古以来,榆中是内地华夏民族与西北少数民族交会地带,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域。在民族演进的历史中,经历了民族的不断同化与融合,形成了现存的民族格局。自明代后,经过大量移民加之社会的相对稳定,形成了以汉族为主,居住少量回族和极少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布局。2003年,榆中有人口42.36万,其中汉族占人口总数的99.1%,少数民族占全县人口的0.9%;回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6.8%,其他少数民族有藏、满、苗、壮、土、蒙古、土家、朝鲜、东乡、撒拉、维吾尔等11个,多为婚嫁或工作关系迁入,共100余人,仅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的3.2%。民族的融合榆中地处少数民族聚居边缘区,是古代中原王朝与西部少数民族争夺的焦点地带。由于战争的原因,加上秦、明两个朝代多次宿卫、戍边、屯田,迁移了较多的内地移民或谪民充边。两千多年来,羌、戎、氐、月氏、匈奴、乌孙、鲜卑、卢水胡、吐谷浑、党项、吐蕃、女真、蒙古、满、回等十多个民族在这里聚居过。民族之间的争战与共处,成了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的催化剂。在民族历史演化中,通过内地移民带动了榆中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部分游牧的少数民族得以定居,各民族的大杂居和小杂居加速了零散民族的汉化。明代初年,女真族完颜氏中有一家定居榆中,随汉族改姓为金。蒲察氏一家定居榆中,随汉姓改为蒲。到了当代,在榆中定居的主要有汉、回两个民族。主要民族来源汉族来源据史书记载,榆中在先秦为羌、戎等少数民族活动的地区。自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首次从关中移民以来,复经汉、唐、宋、明多次移民,则是榆中汉族的主要渊源。明朝初立后推行的民屯、军屯、商屯的移民政策,使大批中原汉族先民移居榆中,而且多为军屯移民和部分间接由周边迁入的移民。除这部分汉族移民外,还有在秦、汉以来戍边或历代迁徙、定居下来的汉族移民和当地土著汉族。另外还有部分在历史演进中,与汉族居民杂居或零星散居、被汉族同化和融合的少数民族后裔,这三部分组成了榆中汉族的主流。回族来源回族是榆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连搭乡朱家沟村,小康营乡大壑岘村、东山村,散居于麻家寺村和甘草店村。元英宗时,又“免去甘肃回回屯戍河西的银税”(《元史·英宗纪》),使回民迁居人口增多。至清代中叶,甘肃的回族人口愈益增多。正是在这样的状况下,许多河州、兰州一带的回民迁居金县(今榆中),聚居于朱家沟,大壑岘等村。宗教在榆中的传播榆中是一个多民族的县区,同时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县区。民族和宗教虽然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但由于文化和历史的诸多原因,我国少数民族信仰宗教相当普及。甘肃省人数较多的10个少数民族中,就有9个是全民信教的。在榆中占少数民族97%的回族,即是全民信教的民族之一。因而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从榆中的宗教现状来看,除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这三大世界性的宗教外,还有道教、天主教也都植根于这块土地,现经政府批准的活动场所有43处,信教群众近2万人,其中佛教3940人,道教4345人,伊斯兰教3840人,基督教6765人,天主教140人。佛教的传播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的古印度,以信仰释迦牟尼(佛)为特征。此后,由印度逐渐传播于锡兰、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性宗教。公元1世纪印度佛教传人我国,经过与中国文化的融合,逐渐嬗变为中国佛教,并形成许多派别。甘肃是佛教在我国传播最早的地区之一。《魏书·释老志》等史料明确记载,佛教在姑臧(今武威)、临渭(今天水)等地区竟有公元前4世纪的遗迹,这比普遍认为佛教传人内地的时间(前l世纪)还早300多年。另据武威所存《罗什寺碑》记载:“凉地建塔始自于秦。”这些都表明秦汉之际佛教已在甘肃河西地区有所传播。汉武帝开辟了西域交通,同时也打开了佛教东传的通道。在佛教传人的过程中,大月氏人起了重要的作用。据《魏略·西戎传》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者伊存口授浮屠经曰:“复立者其人也。”这是佛教传人中国的最早史载。大月氏在汉时居于河西、陇西一带,是当时中国与西域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大月氏人到洛阳翻译佛经,这对榆中佛教的传播与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十六国西秦时期是佛教兴盛时期。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鲜卑族乞伏氏在榆中苑川建立的西秦,以佛教为国教,供养玄高、昙玄、玄绍三位高僧为国师,追随弟子300余人。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名僧法显与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西行取经,途经西秦勇士城时,适逢佛教信徒“夏坐”,逗留三个多月。明清时期,散布全县比较有名的佛寺有30余座,佛洞6处。1949年前后,仅有喇嘛5人、和尚4人,散住在县城兴国寺、小康营杨家庄白马寺、金崖大佛寺等寺庙中。县境内的寺庙具有相当规模,但大多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拆除。1983年后,县籍佛教徒参加兰州市佛教协会组织的佛事活动,有70多人取得皈依证,均系汉传佛教,各地寺庙也在近几年有所兴起。道教的传播东汉中叶,今江苏丰县人张道陵,人称“张天师”,创五斗米道于四川鹤鸣山。不久,榆中县便有人在兴隆山传道。唐代李氏尊李聃为道教鼻祖,道教开始盛行。但当时的道土均为天师派(后称“正一派”),不出家、不蓄发,可娶妻生子。宋代政和年间(1111年一1117年)陕西咸阳人王纯阳(号重阳子)创立全真派,出家、蓄发、不娶妻。他有门徒七人,史称“全真七子”,各创门派。当时,宋廷议谏大夫李元辞官在河南嵩山隐居,听说湖南衡山秦保言“勤于焚修,通乎神明”,于是去寻访同道。在湖南,李元和秦保言皈依道门,李元改名李致亨,秦保言改名秦致通,因秦致通年长于李致亨,故称秦李。二人来榆中兴隆山,栖居于栖云山朝阳洞(《甘肃通志》)称“仙人洞”,在此诵经之余,修缮道观,游览山景,即兴在“三圣洞”旁各自用朱砂题诗一首。秦致通诗云:依天危阁贴重岗,细路潆回石磴长。曲涧碧流疏宿雨。夹山红叶映斜阳。李致亨诗云:富贵功名久不题,心灰意冷学痴迷。迩来性懒无人识,好向云山深处栖。十多年后,二人相继羽化于榆中县城南门外清虚观。清世宗雍正年间(1723年一1735年),在榆中小康营龛谷峡修道的广东人樊某,接受全真龙门派教理教义,成为全真龙门派第十代传人。崂山道士(甘肃凉州人)马榆山重振嵛山派(又称“榆山派”),以兰州金天观为中心,其教派随后传播到榆中。清高宗乾隆十八年(1753年),山西曲沃人刘一明(原名刘万舟),在甘肃陇西探望父亲时,听说秦致通、李致亨在榆中兴隆山修道,“白日拔宅升天”,因而来到榆中,在龛谷峡遇到樊老人,皈依门下,成为全真龙门振第十一代传人。随后,经过数年的云游,寻访“高人”,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再次来到榆中县。此时,龛谷樊老人已经羽化。刘一明便在兴隆山住修四十余年,练功、授徒、行医,研究教理,并在此兴建十方丛林,给弟子讲授《易经》《道德经》《清静经》《心印经》等经典,以洗心亭、朝元观为受戒场所,订立《清规》《兴隆山道士律条》等。在兴隆山道观受戒弟子达100多人,俗家弟子180多人,使兴隆山成为中国道教在西北的根据地,刘一明也因此成为全真门派一代宗师。兴隆山道士除每日诵经外,兼学中医,监工修庙以及刻印经书,代代相续。清德宗光绪三年(1877年)和光绪八年(1882年),云游道士李鹏程、李至陛来到兴隆山,延续了龙门派道脉,重修道观,为全县道观建设起了推动作用。到1949年8月榆中解放时,全县有道观573座,除兴隆山外,道观遍布各个村庄。比较有名的道观有:县城北关的金龙庙、金崖寺隆沟的白马庙、小康营的泰山庙、连搭沟的百子宫、朱典营的上下城隍庙。道教文化长期以来已扎根于榆中居民的习俗当中。榆中的道教建筑以悬梁和侧墙镶嵌、雕刻、绘制竹、桃、狮、日月、星辰、云朵、松柏、灵芝、龟鹤、龙凤、麒麟等图案,象征长生不老、避邪及祥瑞;以鱼、折扇、蝙蝠、水仙、梅花鹿等图案寓意善良、富裕等;用福、禄、寿、善、吉、天、丰、乐等汉字和如意图形表示福寿康宁、吉祥如意;以八仙过海或八仙过海之法器——剑、箫、扇、笛、玉板、花篮、葫芦、简筒等象征飞天超凡。榆中民居便以这些图案为房舍装饰。每年春节时,不论贫富,都以此为窗花格调,表达自己对来年的美好祝愿。1955年,兴隆山道众以大洼沟香火田为基地建立了生产队,从此告别了晨钟暮鼓的青灯生活。从1958年到“文革”期间,全县多数道观被拆除,兴隆山和各村道观住持大多弃道还俗。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群众的正常宗教活动得以恢复。1984年后,政府在开放兴隆山旅游区的同时,重建了兴隆山等地主要道观,成立了县道教协会。全县有全真派道士20名,正一派道士70名。伊斯兰教的传播据史籍《引日唐书》与《册府元龟》记载,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伊斯兰教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派使节到唐首都长安,觐见了唐高宗并介绍了伊斯兰教义和阿拉伯国统一的经过。这次交往促进了中阿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广泛交流和穆斯林商人的频繁往来,故历史学家一般将这一年作为伊斯兰教传人中国的开始。唐、宋、元三代,是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时期。伊斯兰教在甘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甘肃是中国伊斯兰教各种派别的主要产生地之一,清末民初以来,相继形成40多个支系派别。榆中的主要伊斯兰派别有哲赫忍耶、虎夫耶、嘎的林耶、伊赫瓦尼、赛莱费耶。哲赫忍耶学派创始、发展于波斯,并在阿拉伯、中亚等地都有传播。清高宗乾隆九年(1744年)由出生于金县(今榆中)马坡三伏村的马明心(1719年一1781年)传人。虎夫耶学派于清初先后传人甘、宁、青,经过200余年的传播和发展,并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遂形成许多支系门宦。嘎的林耶崖头门宦在朱家沟等地教民较多。伊赫瓦尼是甘肃伊斯兰教中产生较晚的一个派别,俗称其为“新教”、“新兴教”、“圣行派”、“新行派”等,创始人马万海(1849年一1934年),经名奴海,甘肃河州东乡果园村人(故又称“马果园”),是位著名的东乡族阿訇。此教派经东乡传人榆中,在朱家沟、大壑岘村有部分教民。基督教的传播基督教新教(在中国多用“基督教”代称,以区别于东正教和天主教)是鸦片战争以后由外国传教士传人甘肃,信奉者多为汉族。清德宗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英国内地会(西差会)传教士安牧师赴兰州途中夜宿三角城大兴营村传播教义,农民沈学廉、孙得温、孙得林等接受教义,组织教会,建造五间房屋为活动场所,发展信徒50余人。此后推荐青少年信徒到兰州教会学校或教会医院读书、学医。到1960年前后,教徒发展到200余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活动一度中止。1983年恢复活动,加入兰州市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1984年筹资兴建教堂一座。榆中县城的基督教派属神召会,民国15年(1926年)建于县城北关校场街,始有信徒60余人。1950年加入兰州市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1958年被取缔。1980年,落实宗教政策后恢复。1984年建成教堂一座。县内还建有李家营、太平沟、祁家坡三所简易教堂,现有教徒6765人。天主教的传播天主教于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从波斯传人我国,时称“景教”。榆中于清光绪末年,由榆中葛家湾一葛姓农民结识兰州天主教传教士后,将传教士带到葛家庄,全家顺教,并利用一处旧宅,盖六间平房作教堂,开展宗教活动。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六间教堂被生产队占用。1985年落实宗教政策时返还。葛姓合族筹集资金在旧址盖新教堂一座。正面有堂殿六间,屋顶有尖塔,大十字架,装饰华丽,侧面有五间平房,居住两名修女。葛家湾葛姓农民全都信奉天主教,现有教徒140人。地域宗教的特点榆中的本土宗教文化同样也是从原始的自然崇拜、氏族的图腾崇拜和原始宗教演绎而形成的,是具有一定地域文化特性的文化体系。它经过历朝历代的文化兴衰和宗教变更,又经秦汉时期儒(儒学)、释(佛教)、道(道教)的相互糅合。期间又辅之于周边各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以及与外传宗教的碰撞,形成了一个以传统汉族宗教为主体,外传宗教为客体的一个独具地域特色的宗教文化格局。从榆中现存宗教的本质及内涵来看,无论是土生土长的宗教派别,还是境外传来的任何一种宗教,都以本土地域渊源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为主旨,不得不融合地域的思想文化精髓,成为一种地域化的、带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宗教文化。这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外来宗教的传人,首先要找到一个与本土文化相契合的共同点,在切入的同时必须有一个相互适应的磨合;二是本土宗教文化在接纳外来宗教文化的过程中既有兼容性,又有排异性,因为宗教的原始渊源根植于原始氏族宗教文化之中,是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血统性的。这样,各种宗教在传人的过程中必然多了适应地域文化的教理、教义,以维系自身的存在和协调诸多方面的关系。从地域特点来看,榆中北临黄河,西接河西,自古是一个内地民族与西部少数民族的缓冲区,是内地与西域的咽喉。有史以来多发战乱,造成了历代中原政权戍边移民的一个小移民环境,所以其本土宗教的根基源于内地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在当地传统宗教的发展史中融合了儒、释、道三种文化的精髓,并经过数千年的宗教体验,形成了一个比较注重现实的民族宗教氛围。如当地的关帝庙所供奉的关羽,是三国时蜀国的著名人物,对他的膜拜是一个标准的儒释道合一的产物,即传统儒学处世哲学思想、传统汉传佛教与道教思想的完美结合。关帝庙除了扶正除邪外,南方人向其求财,而本地人向其求雨。这就是榆中传统宗教文化的现实性特点。再如当地最崇拜的是兴云布雨的龙王、主宰六畜的马王、送子的观世音等与当地地域特色相贴近的一些神灵。正是基于这一地域特点,缓解了外来宗教文化对榆中本土宗教文化的冲击。如伊斯兰教的传人仅属于回族,藏传佛教在境内未能形成气候,境外的其他宗教虽已介入,但信仰者相对较少。根植在人们思想深层中更多的还是对传统儒、释、道的信奉。榆中县 - 节庆活动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中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榆中县 - 风光名胜陇右名山兴隆山兴隆山兴隆山位于榆中县城西南七公里处,是甘肃著名风景区之一。境内群峰环抱,兴龙、栖云两座主峰东西对峙而立。山上有太白、玉液二泉,山下有清溪长流,清澈可鉴。之下,宛如瀚海波涛,气象万千。云龙桥飞檐画廊,横跨溪上,如龙似虹;置此观河,瘦石骨立,潺流若琴。二仙台三面悬崖,云杉、古柞拔地而起、并肩挺立,两树根部各有一石似老翁坐地观景,在此,马衔山银光积雪、栖云山四时景色尽收眼底。自在窝山径崎岖,悬崖壁立。洞前有舍身崖,一失足成千古恨。上方有清代道士刘一明的“炼丹炉”(用来炮制草药)和藏书洞。山上还有龙爪树、滴泪石、谈道石、面壁石、朝阳洞、二仙洞等自然景观以及宋代大臣李致亨和秦致通隐居修道的遗迹。各有美妙的传说。丰富的物产资源兴隆山有雉、鸢、金雕、大鸶、燕隼、土百灵和獐、豹、豺、狐狸等珍禽异兽105种;有松、柏、桦、柳、云杉、香青、龙柏等名贵植物1205种。据专家介绍,兴隆山云杉林面积和纯度居世界第二位。因此,它不仅以风光旖旎久负盛名,而且还以天然(动)植物园著称于世。兴隆山森林覆盖面积约27200多亩,其中云杉9800亩,其余杨、柳、桦、柞等杂木约17400多亩。这些林木既自然分布于山坡东西两侧,又互为参插,相映成趣。在乔木丛中,有松花、木耳、蘑菇、蕨菜“四大山珍”及猪苓、猴头、树舌、大红菇、裂褶等各种真菌茁壮成长,有野蔷薇、杜鹃、芍药、珍珠梅、榆叶梅、胡子枝、太平花等红、黄、紫、白各色的花朵为人献媚,有驰名中外的马党参和三七、贝母、秦艽、羌活、薄荷散发出沁脾的幽香。这些植物,挺立山崖,争奇道旁,溢香河畔……季春,上天梯一带,舍身崖上下,群芳斗艳;仲秋,太白泉周围,二仙台左右,药农荷锄,采药割柳,兴隆山之宝如同峡内清溪源源流出,造福人民。建筑始末兴隆山早在东汉时就有了洞穴建筑。唐贞观年间,曾以民众捐款、僧道募化方式集资,扩建了许多殿宇。每年六月,游人云集,称“洞天福地”。在元代,庙宇失修倒塌。明代中期,由山西游人张梅首倡,集资修复,明末复毁。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县内徐联等人集资重建道观17座。乾隆至嘉庆年间,山西曲沃人刘一明(道号悟元子)集资重修道观62座。同治年间,道众四散,部分“庙宇倾废”。自光绪三年开始,又有香客余君英、道士李至陛、陕甘总督魏光焘、甘肃布政使岑春萱等人重修或维修。1940年,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准备就抗日战争援华事宜在西北某地和蒋介石会谈。甘肃当局便责成省建设厅在兴隆山修建了“K招待所”。但是斯大林并未来兴隆山。1941年9月20日和1943年8月3日,蒋介石先后两次在兴隆山接见地方军政要员。1948年,西北行辕公署主任张治中修建了喜松亭。至20世纪50年代,全山共有建筑物70多座,近千间。这些建筑,有的深藏密林,郁树掩映;有的依山面崖,悬立绝壁,蔚为壮观。遗憾的是,在十年动乱中,满山建筑基本被荡劫一空。1984年,县委、县政府采取群众集资和财政拨款方式重建了东山楼台,尔后兴隆山管理局重建和维修了西山殿宇。到1996年,两山通电、通水,铺设了登山踏步,具备了旅游的基本条件。当年,东西两山均属兴隆山管理局统一管理。2003年,兴隆山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名人游踪兴隆山因森林茂密、气候温润,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成吉思汗两次来这里养伤。1939年,民国政府将成吉思汗灵榇从伊金霍洛迁到兴隆山,暂厝于东山大佛殿。1941年9月,民国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来山谒陵,写了《天净沙·谒成陵》:“兴隆山畔高歌,曾瞻无敌金戈,遗诏焚香读过,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1945年,毛泽东主席赴重庆谈判时对于右任说:“‘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感人至深也。”1943年8月3日,蒋介石第二次来兴隆山,住了一夜后,第二天到兰州,8月5日再到兴隆山,召开了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西北行辕公署主任兼新疆省政府主席张治中、国民党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国防部长白崇禧、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等。通过“请见卡”,蒋介石在这里接见了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马鸿逵、新疆警备司令宋希濂、甘肃省政府秘书长丁宜中、甘青宁监察使高一涵等。蒋介石当时没有料到,担任第三集团军司令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赵寿山也在接见之列。1943年6月17日,蒋介石长子、江西省赣州专员蒋经国来兴隆山谒陵,写游记一则,文中写到:“我去的时候,正是公祭成吉思汗的日子,祭成吉思汗,要杀七十只羊。现在祭礼用二礼,一种是蒙古礼,一种是政府用的祭礼。成吉思汗的墓室里,有两口棺材,都是银子做的。蒙古有一个习惯,成吉思汗的墓,是绝对不许女人去看的,我们同去的有一个女同志,他们不许她进去,那个女同志说:我不去看成吉思汗,去看他的太太可以吧!但是,他们依旧不让她进去。其实,蒙古人最尊敬的倒不是成吉思汗的墓,而是成吉思汗以前使用的武器——一根很长的矛,在那个矛上有很多很多的毛,据说,这些毛都是成吉思汗出征欧洲的时候,每杀一个大将,就在他头上扯下两三根头发缚上去,这样拼成的。所以,那些毛,各种颜色的都有。看了成吉思汗的武器,不由得使每个人的心中生出悚然的恐惧和敬意!”这篇文章收录在《伟大的西北》一书中。巍巍马衔山马衔山耸立在榆中县城西南部的马衔山,以积雪著称。这是兰州地区少见的奇景,为什么?因为这座山海拔高达3670.3米。这山原名“空头山”,唐代改为“热薄寒山”,清代称“马寒山”,到民国年间改称“马衔山”了。由于海拔较高,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观:1800米~2200米之间为蔷薇、山梅、虎榛子等植物组成的灌木林;2200米-2400米之间为杨、桦组成的阔叶林;2400米~3200米之间为云杉针叶林带;3200米-3500米之间为杜鹃、山柳组成的高山灌木林带;35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区。这里的地貌宛如青藏草原,不见树木,惟有绿草如茵。每年9月至次年4月,山脊白雪覆盖,银光皑皑,5月至6月间,山脚细雨阵阵,山顶却飘着雪花,呈现出山头白雪飞扬,山腰百花盛开,山下林木葱郁的奇妙景色。马衔山不仅博大广袤、深远、雄宏、独特,而且是一处庞大的野生动物园。除了鹿、鸢、兔、狐,还有可取麝香的马麝。近年来,这里还建起了马麝养殖场,人工驯养它们,马衔山的马麝家族日渐昌盛。马衔山除了青海云杉、刺柏、中麻黄、山杨、甘肃小叶柳、山生柳、由毛柳、川滇柳、胡桃、白桦等植物外,还是一个中药大宝库,野生药材非常多,尤其是党参,质量极佳,医药界特冠以“马党参”来标其优异。这里还盛产蕨菜。据说,这种野菜的学名称为“薇”,即巢菜,就是古书上说的不肯参加周武王起事的石板老头儿——伯夷、叔齐逃到首阳山上,不食周粟,到野外去采“薇”维持生命的那种野菜。相传,汉武帝刘彻、唐代诗圣杜甫都到过马衔山,明代肃庄王朱模将马衔山辟为山庄,解放后成为军马场。2003年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又将马衔山辟为风景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赵正(黎泉)题字“寒山雪韵”,著名书法家黄汉卿题字“浏讽拱翠”。水帘滴珠万眼泉在榆中县来紫堡乡冯家湾村的一个砂板岩山崖上布撒着流珠溅玉的奇泉,人们称其为“万眼泉”。这些泉水渗流于第四纪洪积砾石层的裂缝孔隙中,系寒水石岩面。泉眼遍布于山体南北及东西下部,砂板岩状如一长排“房屋”,有“屋檐”突出,“檐”下凹进如洞窟的石龛,在“屋檐”和石龛里,千丝万缕的泉水像细线,像檐水,像串珠,在近500米宽的“屋檐”下,叮叮咚咚,犹如琴筑弹击,简直是一个水珠世界、仙乐胜地。置身其中,宛如到了江南。据当地老百姓传说,远在盛唐时期,李世民将文成公主许配吐蕃的松赞干布,于是文成公主告别长安,随着庞大的送亲队伍,还有选拔出来的能工巧匠,一路浩浩荡荡,沿丝绸之路西进,不日途经苑川,便住宿在冯家湾村的清水庙里。翌日正要出发继续西行,突然苑川河暴发山洪,洪水滔滔咆哮而下,阻隔了送亲队伍的去路,尊贵的文成公主便滞留在这里。公主无聊,加之沿黄土大路行走多日,一路风尘扑面,她想沐浴,但这里是旅途,有诸多不便。后经冯湾村土人提供信息,千金之躯的文成公主来到村后不远的万眼泉。一看,果然是一处世外桃源,山弯里,廊檐般岩层水帘滴珠,水滴击水,一片丝竹磬音,还点缀着几间农舍,几亩农田,安静秀美。文成公主高兴极了,西陲边塞,难得有如此的风景。她开始戏水、洗手……而当地老百姓的传说就更玄了。他们指着清泉环绕中的一处台地说:“那里,就是文成公主洗过澡的地方。”自古至今,来这里观光旅游的人不少,每个人都想在这里带走一件纪念品——吸水假山石。原来“屋檐房廊”式的砂板岩流滴千万年,那砂板岩上,长着一层绿色的藓苔,或滴水,或含露,天长日久,水中物质便结晶成玲珑剔透、洞眼空灵的吸水假山石,把它养在室内水盆里,整个假山石就吸其水分,全部湿透,其上撒点菜籽,就会生出翠绿的苗叶,形成极有观赏价值的盆景。不过在布满藓苔水帘的岩壁上采掘一块吸水石很不容易,再说也禁止这样做。于是,万眼泉吸水石就愈加稀奇珍贵了。进入隆冬季节,万眼泉就有另一番罕见的景象,那些在春夏秋季鲜活流动并发出潇潇雨声和叮咚琴声的水帘滴珠,被大自然冰点以下的魔力塑造成无数条冰凌、冰柱、冰线和冰瀑,在龛形的长廊下,密密麻麻晶莹如白玉的冰瀑冰柱,千姿百态,令人惊异!重峦叠翠官滩沟官滩沟位于榆中县和平镇南部的官滩沟,是兰州东郊的森林公园。明代初年,这里是为肃王府牧养进贡御马、祭祀牛羊之所,后被当地驻军和农民占用,垦作农田。明万历八年十一月,由长史司署立四至碑,杜绝侵耕。官滩沟,两座山脉夹着一条幽深的峡谷。山上林木葱郁,有瀑布飞流直下。山下常年茵茵,泉水在石隙中蜿蜒而下。举目远望,柴门小院在密林山岚中或隐或现,百鸟啼鸣,令人神往。20世纪90年代以来,官滩沟作为新兴的生态旅游区,修建了楼台馆所,交通便利,住宿舒适。清凉世界石门度假村清凉世界石门度假村石门度假村位于榆中县麻家寺南2.8公里处,距兰州28公里。石门以其西侧山崖壁立而得名。古代为曳木之谷,群峰坏抱,清溪潺流,有天然洞、滩等自然景观和人工湖、现代园林温室、国际标准网球场,还有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宾馆,独具特色的山珍野味。现已成为集旅游、餐饮、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娱乐场所,和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更是相得益彰,流光溢彩,独具特色。石门以其自然风光秀美著称于世。她环抱大山,松柏参天,郁郁葱葱,林阴蓬蔽。春雾、夏翠、秋红、冬雪,四季景色各异。春天,雨来之前,大雾弥漫,数米之内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山色朦胧,远山近景暮霭飘飘,耳听潺潺流水,虫鸟唧唧,置身其中如临仙境;雨后,云雾在阳光的照射下像一条彩带飘来荡去。夏天,满山青翠,流水喧哗,林中鸟语花香,獐子、野兔、山鸡出没其中,原始气息浓郁,使人赏心悦目。此时,都市已暑不可耐,此处却气候湿润,凉爽宜人。秋天,绿色云杉和娇杨垂柳交错相间,霜叶可与北京西山枫叶媲美。冬天,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分外妖娆;若能围坐在四川火锅、羊肉涮锅、狗肉涮锅前品尝美酒,更为惬意。在石门更让人青睐的,是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高钙、富锶的优质矿泉水,清凉可口,味道甘甜。据有关专家鉴定,经常饮用,可以增强免疫力,特别是对中老年人坚固牙齿、防止骨骼琉松以及防治心血管疾病、胃肠疾病都有很好的作用,实为保健、解暑之佳晶。避暑胜地官磨滩官磨滩官磨滩以清代一位杜姓人家在此修建水磨,提供军粮而得名。这里,面朝国家“AAAA”级旅游区——兴隆山,背靠马衔山,南接林木葱郁、野花遍地的阳面岭,东迎怪石嶙峋、悬崖峭壁的聚仙峰,前临流水潺潺、碧波荡漾的官磨河,紧靠阿榆公路,距榆中县城十公里。官磨滩环境幽雅、景色宜人、交通便利、信息畅通,以其山青水绿和清静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返璞归真的山野情趣。古朴典雅、独具风格的奇特建筑群,体现了传统与现代、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充满了恬静、清幽的诱人魅力。清晨薄雾飘飘,日暮炊烟袅袅,月夜闻犬吠,黎明听鸡叫……勾勒出一幅世外桃源的美丽画卷。春观杨柳吐翠、夏赏群花争艳、秋看红叶染霜、冬眺衔山积雪,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享受农家小院的宁静,品尝山珍野味的清香。2001年,白敬恩在这里投资修建了度假村,设有农家小院X座、多功能演艺大厅1座、300平方米的仿古长廊1条、休闲厅6座、停车场2处,以及别具风格的接待厅、宴会厅、望雪亭、卧龙亭、闻涛亭、浴墨堂、古式门厅、水中乐园、钓鱼池、喷泉、古代水磨、悬崖瀑布、人工湖、儿童乐园、观景台以及各种展厅、民族大众餐厅等现代化餐饮设施。度假村一次可容纳1000人就餐,260人住宿,300人召开会议,是游客餐饮、住宿、娱乐、垂钓、避暑、休闲度假的最佳场所。榆中县 - 地方特产密燕果面平滑,果剌白色细少,外观优美,内质脆嫩有甜味,为切片,凉拌色拉及炒食最佳品种。密燕红皮洋葱球色好,表皮厚,裂皮现象少且球形稳定,商品性优秀,产量高,兰州种植面积1500亩,7月下旬采收,可大批调运。红皮洋葱榆中县 - 参考资料1.游游中国http://www.youyouchina.com/gs/lz/yzx/dftc_37619.asp2.行政区划网http://www.xzqh.org/quhua/62gs/0123yz.htm3.政府网http://www.yuzhong.gov.cn/

载体资源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产业扶持政策
  • 企业投资政策
  • 土地厂房政策
  • 其他相关咨询
  •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
    快去查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