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县简介

中文名称

合水县

外文名称

Heshui county

别名

乐蟠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中国甘肃省庆阳市

下辖地区

5个镇、7个乡

政府驻地

西华池镇

电话区号

0934

邮政区码

745400

地理位置

甘肃省最东部

面积

2941.78平方公里

人口

17.84万人(2016年户籍人口)

方言

中原官话

气候条件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子午岭、万佛寺、圣公泉等

车牌代码

甘M

地区生产总值

46.84亿元(2016年)

常住人口

15.1万人(2016年)

合水县 - 基本概况合水历史悠久。约在20万年前,境内已有人类活动;5000年前,人类在合水的生产活动已具规模,隋末设县,至今有1300余年的建制史。沧桑岁月,涌现了诸多仁人志士,更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土层,古老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特色文化。1973年春,在板桥乡穆旗村马莲河西岸半崖上挖掘出轰动世界的第四纪早期完整的黄河剑齿象化石,书写了合水历史上最有价值、最辉煌的一页。合水物华天宝。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苹果、黄花、木耳、白瓜籽、鹿茸久负盛名,誉满中外;秦艽、甘草、麻黄、柴胡、远志、杏仁等150多种贵重药材及核桃、花椒、槐米、稻米等土特产品更受客商青睐;梅花鹿、狐、黄羊、野猪等140余种野生动物与164万亩森林依栖相伴,生息繁衍。进入新世纪,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合水人民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紧紧围绕建设陇东特色经济强县和民俗文化大县这个目标,大力开发“黑绿文”三大产业,加快工业化、产业化、城市化“三化”进程,建设陇东石化、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和文化旅游开发“三大”基地,实现发展增速、财政增长、城乡居民增收“三大”目标,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提速,加快发展。合水县 - 历史沿革唐置合水县。据《读史方舆纪要》,合水县,因县东北的建水西流、南流至县北,岔河流合,故谓之合水。县因水得名。2000年,合水县辖2个镇、13个乡:西华池镇、老城镇、吉岘乡、何家畔乡、定祥乡、板桥乡、柳沟乡、杨坪乡、蒿嘴铺乡、太白乡、店子乡、太莪乡、固城乡、段家集乡、肖嘴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5477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西华池镇33361老城镇6820吉蚬乡14012肖咀乡13072段家集乡10206固城乡9494太莪乡6588店子乡8743何家畔乡15299定祥乡5667板桥乡6028柳沟乡7630杨坪乡3475蒿咀铺乡5461太白乡89222004年,撤并3个乡镇、15个行政村、196个村民小组。合水县 - 人口民族合水县人口来源于全国各地。人口是各族人民迁徒、聚居、繁衍发展起来的。客籍少,本籍多,是合水县人口的特点。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县有汉、回、蒙古、满、东乡、苗、壮、土家、裕固等9个民族,总人口16.89万。除汉族以外的8个少数民族人口41人,各少数民族一般讲汉话,生活习惯部分沿用本民族。合水县 - 资源环境合水物华天宝。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苹果、黄花、木耳、白瓜籽、鹿茸久负盛名,誉满中外;秦艽、甘草、麻黄、柴胡、远志、杏仁等150多种贵重药材及核桃、花椒、槐米、稻米等土特产品更受客商青睐;梅花鹿、狐、黄羊、野猪等140余种野生动物与164万亩森林依栖相伴,生息繁衍。县内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空气清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农业发达,是黄土高原中部的一道绿色风景线。合水县 - 地理交通合水县位于甘肃省东部。东邻陕西省富县,西与西峰、庆城县相连,南与宁县接壤,北靠华池及陕西省志丹县,309国道贯通东西,211线连接南北,境内已建成国道2条116公里,县乡道路12条266.39公里,乡村道路23条320公里,油路通乡率达67%,构成了四道八达的公路交通网。合水县合水县 - 民俗节日合水民间岁时节令习俗源远流长,春夏秋冬,周而复始,传统的节日差不多月月都有,虽然山区和原区有所差别,但总的来说则是大同小异而特色鲜明。泥年在合水农村,每到农历腊月最后一天,人们都要和一堆草泥,把各窑洞、院子四周,凡是有鼠洞或受风雨蚕蚀的窟窿、坎坎等地方,用泥填补,漫光漫好,又称“漫年”。过年后,屋内外、院内外墙壁一新,一家人就会人全福全,万象更新,还可以防止过年期间妖魔鬼怪侵入室内,隐藏在黑窟窿中作怪吓人。另外,俗传过年期间,要天新地新,人也要穿新,天神、灶神、土地神、喜神就会赐福,日子会越过越好。过年按照传统习惯,民间把古历除夕到正月初二日这三天称为真正的过年。民间信仰中,相传“年”是一只怪兽,一年四季都藏在海里,只有除夕才上岸来,侵入人间,胡作非为。人们便用灯笼火把照明,又敲锣打鼓放鞭炮,“年”一见到火光,一听到响声就逃之夭夭。所以人们在过年时,均贴春联,挂灯笼,响鞭炮,敲锣鼓,以除“年”邪而兆祥瑞。请摇钱树请摇钱树即请财神,合水民间正月初一有请摇钱树的习俗。正月初一清晨,各家各户在太阳未出来之前,争着在庙里上头炉香后,全家老少穿戴一新,赶上头上挽红绫的牛驴骡马一齐出动,来到野外吉利方位即财神方位,燃灯焚香,叩头鸣炮,以请财神(当地俗称“初行”),祈求天神保佑全家一年万事如意,人畜平安。临回家前,各家主人要在祭祀地方周围选折一株蒿子,小心地带回家中后,将纸币由下向上悬挂于蒿草枝上,下层挂一分、二分币,中间挂一角、二角币,上层挂一元、五元币,最顶尖挂一张大面额币。蒿草挂上纸币,形似层层宝塔,俗称“摇钱树”,放置于财神像面前,意为谁家有摇钱树,谁家可以人财两旺,耕畜健壮,五谷丰登。狮子嚷院正月初一至十五,合水民间有狮子嚷院的风俗。也称“秋岗”、“春官恭喜”,时间一般在初一至十五的午饭后至晚上进行。社火队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热闹而来,其中春官最引人注目,春官取名意为报喜送喜,驱瘟祛邪之意。春官都是能说会道,触景生情的文化人担任,反应灵敏,动作语言奇特,幽默风趣。社火队的狮子更是威风凛凛,铜铃当当,狮口大张,两眼圆瞪,在锣鼓声中耀武扬威。顶狮子的小伙儿,步伐矫健而刚劲。扮妆武生,丑生,旦角等人物的演员,手持刀棒或抖起红绫,踏着欢乐鼓点,走村串户,为新年尽情表演助兴。巧妆扮的春官神气活灵活现地走在社火队的前头。每到一个村庄或进入一家院落大门口,春官沾沾自喜,摇头晃脑,亦丑亦喜,眼观八方,融景生情,会编出均为吉利的顺口溜。首先指挥狮子上前,出口即说:“狮子来到大门前,吉祥如意贺新年。掌柜的高兴满脸笑,大吉大利月月好!”狮子进院后又说:“狮子进了主家院,一切邪气都冲散,狮子今天嚷了院,荣花富贵万万年!”如果眼观高处,即兴可说:“飞叠檐,琉璃瓦,万贯金银千匹马”而赞颂一番,眼瞧地面,则会说道:“金砖银条地生花,我们来到贵人家,发、发、发,斗大元宝滚进家!”狮子开耍之际,春官又即兴说道:“狮子头上一点红,家业兴旺百事顺”,狮子在院内各角落、各窑内走一周,以示驱逐邪气。耍过狮子,跑地摊的表演者尽情表演中间或演出之后,更是春官尽情发挥的良好时机,祝福恭喜的颂词一套一套,动作滑稽,比喻形象而生动,表现风趣而令人发笑。俗传,春节期间,那家有春官说了吉利话,狮子嚷了院,锣鼓社火助兴,就可给那家驱邪气,带来鸿运,一年内平安吉利,百事亨通,人财两旺。五穷民间把正月初五日称“五穷”,也叫“破五”。初五的习俗主要是“送穷”,其叫法有“送穷土”、“送穷灰”、“送五穷”等。传说人们在这一天要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一年内才不受穷。这天早上要清除垃圾出院,扫地时要从屋门口一直扫至屋内,和平时扫地正好相反,意思是把穷土扫得干干净净,不让其扩散外传。有的地方全天禁止响炮,俗传响炮会打开穷坑,有的地方却在黎明时分,从屋内至屋外响五炮,称“打穷鬼”或“填穷坑”。这天,亲戚朋友不往来串门,怕把穷气带给人家,还有忌出门的习俗,传说这天灶王爷要查户口,所以全家人都必须守在家中。人七人七也叫“人日”、“人庆”,按道家的解释,“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以人为尊,人七的活动也多体现在重视人的意念。明杨慎《艺苑雌黄》云:“古人七日贴人于帐,重人也。”在古代,这天被看作是关系人的安危祸福的重要日子,西汉东方朔《占书》云:“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清明,则所行之物育;阴则灾。”可见,人是以正月初七这天的阴晴来占卜当年人的凶吉状况的。正月初七,是人魂回归之日。俗传娃娃的魂早上回来,中青年人的魂上午和下午回来,老年人走得慢,魂在晚上才回来。早晨一起来,大人就在大门口打一堆火,门大开,让回来的娃娃魂烤火取暖。晚上在大门悬挂红灯,门大开,为晚回来的老年人魂照亮。这天还有天气好坏卜人口兴衰的习俗,若不吹风,天气晴朗,预兆全年人人吉祥平安;如果吹风或天气阴,预示人有灾难。传说早晨刮风,会死少年;中午刮风会死青年;午后刮风会死老年。人七早饭均吃前一天晚上做好的臊子面,称“拉魂面”。这天禁止动刀切菜切面,禁止做针钱,俗传动刀会切断人们的魂,做针线会扎坏人的灵魂。正月初七只所以称人七,根据晋议郎董《答问礼俗》中的解释来看,也许与女娲第七日造人的传说有关。根据薛道衡在《人日思归》中“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的诗句,说明这个节日由来已久。元宵节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此节民间有挂灯、观灯、猜谜、闹社火之俗,又称“玩灯节”。合水民间春联、门神贴到这一天算结束。人们把门神剥下来折迭成闷葫芦,下端粘上用红绿纸剪的穗子,上端用一条线拴吊在炕壁上方,可以轻轻转动。把春联剪成佛手或桃或果子形状,为孩子用高梁箭杆做成风车车执在手中,迎风飞旋而转动。这天人们大都吃臊子面或其他佳肴,吃元宵的习俗较少。白天,人们成群结队,不是到城镇看社火,就是到庙会上看戏。晚上家家在大门口或院子里升挂灯笼,孩子个个手提各种形状的小灯笼嬉闹追逐。午饭后,家家要捏制蒸做面灯,以供灶君等神灵,除过灶神的供灯外,给鸡窝蒸个驮面灯的鸡,象征“吉星高照”;给粮食囤蒸个丑陋的老人双臂抱灯,称“健康老”,象征人寿年丰;给牲畜窑蒸个牛背驮灯,象征六畜兴旺。所有灯芯全用干净的蒿枝卷上一层新棉花制成,插入灯内,倒入清油,逐一点燃,院内窑内,处处是闪闪发亮的灯盏,十分好看。不少地方,新媳妇在当天必须回娘家或到邻家去,俗称“躲灯”。游百病正月十六日为民间游百病日。这天早饭后,老年人拄着手杖,男女青年领着或抱着孩童,穿戴一新,在和煦的春风中,前往亲戚邻居家串门儿。如果巧逢城镇集日,他们还可以到集镇上游逛。凡出门逛亲戚的人,会受到亲朋盛情款待,一般于晌午饭后回自家。俗传,人们这天出门游逛,可以把百病逛掉,一年内身体健壮,不会生病。补天日正月二十日为补天日,又称“补天节”。相传女娲补天的日子正好是正月二十日,所以,人们把这天就叫“补天日”。为了纪念女娲补天之功,人们便在这天做煎饼而效法女娲补天,亦称“补天地”。宋代这种习俗十分流行,李靓诗云:“娲皇没后几多年,夏伏冬愆任自然。只有人间闲妇女,一枚煎饼补天穿。”这种补天习俗在民间流行至今。这天早饭后,家家都要用荞面糊糊烙成又圆又薄的面饼,称“摊煎饼”,亦叫“补天饼”。把摊好的第一张煎饼用盘子放在院子的墙头上或柴摞的高处,表示补天地,敬献天公地公,祈求一年内无暴雨冰雹等灾害。献好煎饼后,有的人家还要上香磕头祭酒,叫“祭天地”。然后,取一张煎饼,撕成小块,向空中撒几块,象征“补天”,向地上撒几块,象征“补地”。午饭时,全家人均以煎饼蘸辣子蒜水而食,美味可口。燎疳节正月二十三日为燎疳节。传说“疳”是一种十分顽固的病毒,只有用火烧燎,才能驱毒灭病。傍晚时分,家家门前堆放一堆硬强的柴禾,有的人专门戳掉喜鹊窝用以燎疳。天黑后,家家大门前挂上灯笼,灶前点上油灯,先由家长敬过灶神,再把灶神像和两边对联及香裱端在盘子里,放在大门楼上烧掉,叫“送灶神”上天,接着燃放鞭炮,送灶神时把在灶神两旁的枣山留下,直到春耕第一天,在地头上敬过土地神才吃“枣山”,然后开犁耕地。送去灶神后,全家人都要走出大门外,共同燎疳。先由家长在柴禾内放上香裱和几个纸炮,再放一小撮盐。点燃柴禾后,烈火熊熊,纸炮噼哩咆唠,别有一番煞气。待大火燃过后,全家人依次在火堆上跳过去又跳过来,连续燎跳三次。大人燎跳时要提上装有刀、碗、筷、勺、擀面杖等灶具的水桶,表示把灶具也燎得干干净净。俗传,人们用燎过疳的灶具不会得传染病。幼儿可由大人抱着跳燎。待柴禾全化成火籽后,家长便用铁锨扬火籽,叫“扬五谷花”。扬后,地上是一片火星儿。这时,大人和男孩子都拣来小土块,蘸上水或唾液,再粘上火星儿,往很远的地方扔去,一扔,一条火红的弧线飞出,十分好看。边扔边大声喊着:“扔蝎子哩!”“扔蚰蜒哩!”“扔红眼子里!”传说这样可以把五毒虫怪扔得远远的,人们不会害红眼病,也不会受五毒的伤害。扔完大一点的火籽后,留下的小火籽,由大家用双脚踏灭,表示消灭了鼠害,直至全部火籽被踏灭才算燎疳活动结束。这一天,所有人和牲畜都歇息一天。“正月二十三,老牛老马歇一天。”意思是过了正月二十三,年事已毕,就开始春耕准备了。有些地方还有“接疳”、“送疳”的习俗,即正月二十二日晚是接疳日,二十三日晚才是真正燎疳,二十四日晚送疳,一连要燎三个晚上。合水燎疳的习俗也是人们源于上古时期对火神的崇拜,相信依靠火的威力可驱邪除魔,保佑人人平安,庄稼丰收。这个风俗,当然是科学不发达的产物,现在沿习,大多存其形式而已。龙头节人们按照传统习惯,把农历二月二日称“龙头节”。清人富察敦《燕京岁时记》曰:“二月二,……今人呼为龙抬头”。相传立冬龙眠,惊蛰龙醒,二月初二是龙醒抬头的日子,各种习俗多与龙有关。这天早晨,人们对龙的化身碾子要上香跪拜敬奉。有的地方还把碾磙子支起来,表示龙抬头。日出前,家中主人用左手在桃树上折几根桃枝,悬放在各个窑门上槛,到第二年二月二日才取旧换新。传说,桃条可以驱邪镇妖。古人认为鬼畏桃木,所以桃制百鬼。《太平御览》引《典术》云:“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厌伏邪气者也。精生在鬼门,制百鬼。”这天早晨妇女们要用桃条雕刻成各式各样的小棒槌,顶端穿上花红丝线穗子,又用桃条削成小剑小刀,为儿童佩戴在胸前,可以驱邪避恶。俗传:“柳木刀,桃木剑,神鬼过来不敢看。”有的人家在此日专门雕制桃木剑,长者五尺,短者三尺,剑柄十分讲究,剑柄端雕成突起的八卦结,称八卦剑。剑刃上刻有五个“雷”字,悬挂在正屋内,以示杀鬼斩妖。有的地方,在三月三才有这种习俗。二月二日,不论大人小孩都要剃头,俗称“剃龙头”,相传剃了龙头,人们便头脑清醒,神清气爽。午饭,大都吃油搅团即臊子搅团,传说油搅团是给龙整糊鳞甲。一些地方此日食手搓面条,称“顶门棍”,以祝门户安全。有的地方人们取南墙黄土,在炕上画连环圈,称圈臭虫。当天清晨,有的地方人们一起来,就拿上木棒走向田头,边敲边打边说:“二月二,龙抬头,一切虫齿都抬头,瞎老鼠抬头一骨嘟。”意为灭瞎老鼠,有的地方这天在太阳出来前,家家炒五色杂豆,传说炒豆和吃豆时,发出噼叭声和散发出的香味可以惊醒沉睡的龙,不会误抬头升天的日子。民谣云:“二月里来二月二,家家都把豆豆炒,噼噼叭叭好热闹,惊动龙王早抬头,升天降雨保丰收。大囤满,小囤流,给龙王献猪磕个头。”合水人过龙头节,是人们对龙崇拜的具体体现,农历二月,正是惊蛰前后,大地复苏,农活开始,人们盼龙复醒,早日升天降水。另外,古代阴阳学家把“二”称为阴阳二气结集之日,二月二恰是一年里双二重合,这天举行各种活动,以调合二气,达到地利人和,风调雨顺。清明节《岁时百问》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称之清明。”清明节为当地祭祖、扫墓节。这天,传说神灵不管阳界也不管阴界,人们可以无忌顾地兴土木,栽植或伐树,主要是对祖坟的水路进行修改,祖坟上不必要的荆条或小树可以砍伐,祖坟上有空洞或陷洞可以补填泥土,亦可迁坟。清明节的祭祖活动是一主要活动,一般在清明节当日或之前选择单日,家家户户上祖坟。上祖坟前,先要在祖坟的上左前方祭祀土地神,然后祭祖坟。在坟冢中间用小土块压三张纸钱,两侧各压一张纸钱,再把剪好的长纸条挂在坟茔上的蒿草上,俗称“挂纸钱”,然后上香烧纸钱、冥币、献酒肉祭品。有的户族还由本族有文墨的人员读扫墓祭文,祭文以颂扬祖先功德为主,兼有祝福本族兴旺昌盛等内容,有些地方清明这一天,则不上祖坟,俗传:“早清明,晚十月一”,意思是正清明这天不上坟。这天午饭一般吃凉粉,传说清明节吃了凉粉心明眼亮,神志清晰。此日,还有妇女戏秋千,儿童做风筝和春游习俗。新中国成立后,每逢清明节,各级党政机关,学校要组织职工和学生,到当地烈士陵园扫墓,敬献花圈,默念致哀,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大人小孩都戴荷包,儿童脖颈上,脚腕上都带五色线捻的“花线绳”,除胸前佩带荷包外,双肩缀戴花布老虎、狮子或蛇蝎。传说肩上缀戴老虎、狮子、蛇蝎可驱恶除邪,脖颈和手腕、脚腕上戴花线绳,一年内蚊虫不钻身,不叮咬。这天天不亮,家长就起床到野外割回艾,给每个窑洞上门槛上放三支艾,可避邪恶入内。每个人耳朵上夹一支艾叶,俗传夹了艾,一年内头不痛,耳不聋,人们还有清早到野外采花草上露水洗眼睛的习俗,传说这天用露水洗眼睛,眼睛不会患病,而且会更明亮。人们饮雄黄酒,用雄黄酒喷洒院内外,给儿童耳朵上涂雄黄酒,以防虫类毒蝎钻入七窍,驱散瘟疫毒气。神话故事《白蛇传》中的白蛇,由于在丈夫许仙的相劝下,饮了一杯雄黄酒,立即现出了原形。在这个传说影响下,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至今仍在合水流行。雄黄酒,即在酒中加入中药雄黄而成。雄黄是一种矿物类中药材,主要成份为硫化砷,虽能解毒杀虫,但它必竟是一种含有毒性的药品,故雄黄酒不能多饮,服宜慎之。人们还在早晨采花粉做香料,采野生茶备用。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家家都吃粽子、粳糕或粘米饭,还以粽子馈赠邻里,敬送学校教师。合水端午最大特色,是家家户户的姑娘、媳妇在节前,以彩线和五彩绸布、马尾等精心制做各种荷包(或称荷包),造型独特,巧夺天工,底蕴深厚,享誉海内外。六月六俗传,“六月六,晒丝绸”。农历六月初六为晒晾衣物丝绸之日。《燕京岁时记》载:“京师于六月六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虫蠢。”午间,家家都把积压的衣物、被子、布料、丝绸拿出来晒。衣物在这天经过烈日曝晒,即可消毒除秽,又可防止虫蛀。传说,这天晒过的衣料被褥等,人穿上或盖上不会患疮毒之类疾病。此日有的地方还汲水造酒粬,以备酿酒,有的人家喝小绿豆汤,清热解暑。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为乞七巧节,又称“巧女节”。相传为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姑娘尊织女为“巧娘娘”。《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褛,俱以习之。”可见汉代已有乞巧节习俗。当晚,姑娘供瓜果于院中,观尝星月,祭奠织女,并在黑暗处引线穿针,向织女“乞巧”,先穿好线的是“巧姑”。有的地方此日晚,全家人坐在一起看姑娘“掐巧芽”。先盛一盆清水,再把提前泡出的麦芽或豌豆芽,掐入水中,视影而卜巧。影像像花朵者,表示此女心灵手巧,日后是个绣花过光景的巧人。而大部分姑娘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巧,便遥望星空,向天上织女乞求本领,便在月光下比赛穿针技巧。有的姑娘这天晚上专门给情人做鞋垫或衣衫,可以做得巧。有的地方此日吃玉面、烙饼,用麦面蒸成人或动物形状,叫“巧娃娃”,赠给妹妹或姨姑,称“送巧”。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是敬献月亮的节日,相传这天是嫦娥奔月宫日,早饭一般都吃羊肉,午饭后,家家都要蒸月饼。待月亮升上来后,在院子里放一张桌子,献上一个整体月饼,再献上西瓜、核桃、梨、葡萄、枣等。供品摆齐,上香敬奉跪拜月亮后,全家人坐在院子里,一边赏月,一边聊天讲故事,一边品吃瓜果月饼。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天有九重,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是双阳重合的一天,故称重阳。据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载,汉高祖戚夫人“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可见汉代重阳节,已有佩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当地传说此日登高避灾。这个季节,秋禾成熟,菊花盛开,当日亲朋相约,扶老携幼,带上酒、糕点登山赏景,其乐融融。人们有采菊酿酒和敬老的习俗。这天,一些晚辈人要看望长者,大部分人家要给老年人做好吃的,祝愿老人长寿。寒衣节农历十月一是是为亡人送纸钱的节日,称“寒衣节”,是古代的重要祭日。明代沈榜《宛署杂记》载:“十月送寒衣,坊民刻版为男女衣状,饰文五色,印以出售,农民竟以是月初一,鬻去,焚之祖考,名曰送寒衣。”十月一日,已进入冬季,亡故的祖先,亲人需要衣服和钱,以备过冬。人们为了怀念祖先及亲人,这天傍晚前,家家都要上坟祭祖,烧纸衣纸钱。所烧的纸衣称寒衣,寒衣均由已亡祖先的妻子或女儿亲自糊做并烧化。远道的姑娘或儿子,不能上坟,入夜后,便在十字路地面画一圆圈,在圆圈内烧纸衣纸钱。相传,十月一日送寒衣,是孟姜女哭长城千里寻夫留下来的习俗。这种习俗由来已久,表达了活着的后辈儿女对祖先怀念和敬奉之情。冬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地民间于冬至日有祭扫坟墓的习俗,亦称“鬼节”,俗称为“冬祭日”。这天,有的地方,人们在河里要打冻冰水,用酒谷米酿制“春风酒”。还有冬至媳妇必回家的习俗,否则于公婆不利。民谚:“过个冬,死个公”,意思是说妇人若在娘家过冬至,来年会死公公,这是虚妄不实的。但冬至后,天气骤冷,数九寒天,于老年多病者健康不利。腊八节腊月初八日,称为“腊八节”。旧俗为祭门神、灶神、树神之日。为古时“腊日”之一。据《后汉书·礼仪志》注云:“腊月,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腊这种祭礼周朝时就已经有了,后世沿袭至今。腊八节的前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盛一碗清水放在室外冻结冰。第二天早晨,把碗里的冰打成小块,全家人分着吃。传说吃了腊八冰,人们一年内肚子不会疼。除此,腊八节前一天晚上,全家人要用荞面捏制各种形状的面疙瘩,俗称捏麻雀头。传说腊八节早饭吃了捏的面疙瘩,麻雀头会疼,不会糟蹋庄稼。在捏面疙瘩时,包一枚硬币,第二天早饭,谁吃出硬币,预示着谁来年有福气。腊八节早饭,一般人家都吃荞面疙瘩和五谷杂粮混做的腊八粥。宋代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十二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可见宋代腊八粥已流传开。这天,吃早饭前,家里主人要端半碗腊八粥,给每个门扇上方贴门神的地方抹一点腊八粥,示意用腊八粥糊住了门神嘴,让门神不能把家中秘密向外泄露,也是祭门神之俗。在灶前放半碗腊八粥,以示祭灶神。腊八粥做得要多,除过腊八节吃,剩余的要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表示连年有余。腊八节这天,有拉金马驹的习俗。合水腊八节,是陇东劳动人民崇水习俗的具体体现。在这个节日里,或献“水”以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或观冰以察庄稼丰歉,都表达了劳动人民祈盼丰收的美好愿望。合水县合水县 - 民间艺术民间刺绣 合水县合水县民间刺绣从汉代开始,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逐渐兴起,唐宋以后,更加发展,各种风格和纹饰的“锦绣文绮”,争奇斗艳,不仅品种繁多,而且水平出众,质朴纯真,艳丽多姿,光彩照人。合水民间刺绣,属一种做工精美,最具传统特色的民间手工艺术品。七八岁的姑娘就开始从祖母手中学着扎花绣朵,随着年龄增长,绣工越来越精,民谣云:“8岁学针钱,13进绣房,进了绣房绣鸳鸯,百样故事都绣上。”历代的合水民间刺绣,凝聚着妇女勤劳和智慧,展示了她们巧夺天工的艺术魅力,以古朴、雅稚,敦厚,精犷的艺术风格,给人以原始生态的优美感。包含着古代哲学的神秘色彩。古老的民间刺绣主要用于服装、鞋帽、床帐、挂包和其他小件的装饰。如头巾、香包(荷包)、手帕、扇带、烟袋、玩具等,全是生活中的实用品,实用品加上点缀,不仅美观大方,还能加固布料,耐磨耐穿。合水民间刺绣中最能在广众面前展示风彩而又惹人喜欢的挂件首推香包。香包,又叫荷包,俗称“耍活”。古代称作香囊、容臭、佩帏、香袋等。囊中装入香料,故称香包,含十里之香,传黄土之情。形态各异,桃形、石榴形、鸡心形、金瓜形、小老头、小画儿、五毒、针扎形等应有尽有。其内涵不外乎解邪秽,祛恶气。还作为礼品馈赠亲朋好友,或为男女恋爱定情信物。尤其是每逢端午节,儿童头戴虎头帽,脚穿虎头鞋,肩蹲小老虎,胸前佩戴五毒(蝎子、蜈蚣、蜥蜴、蛇、蜘蛛)等香包,蔚为美观,青年人相互抢香包,学生给老师赠香包。香气喷鼻,情趣盎然。剪纸艺术当你伴着浓浓的年节气氛或是在婚娶贺寿的锣鼓喜庆声中,走进合水农家窑洞或瓦房中,首先引起您极大兴趣便是映入你眼帘中那窗户上绚丽多彩的剪纸。那白生生的窗纸上或明晃晃的玻璃窗上,一朵朵花儿在春风中绽放,一只只鸟儿在枝头鸣啾。或飞禽,或走兽,或人物,或传说,应有尽有,活灵活现,令你目不暇接。还有那窑顶上的顶棚花、角花、炕墙上的炕围花等,相映成趣,满室生辉。如果遇上婚嫁,你可看到新人洞房中那喜庆的喜花、纹饰别致的团花,使你处在吉祥和喜庆的氛围中,一股舒适之美感油然而生。剪纸合水民间剪纸源远流长。东汉时,随着纸张在民间开始使用,以纸剪人影的剪纸艺术随之诞生。日久天长,演变成形式多样的剪纸艺术。从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赴延安途中写的《彭衙行》中描写的“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诗句中,说明唐代,合水民间剪纸已蔚然成风。千百年来,合水民间剪纸相沿成习。许多农村姑娘,为了装饰环境,美化生活,从小就跟祖辈们学剪纸。大部分剪纸作者不用画图样,随心所欲,拿起剪刀就能剪出一幅幅精美的剪纸。图样也互传互借,源于生活,根据实物或某个场面,就能剪出具有艺术魅力的作品。合水民间剪纸的方式一般有剪纸、刻纸、撕纸、熏花等,特色鲜明、风格各异。剪纸的形式有单色剪纸(分单张剪纸和叠折剪纸)、复色剪纸(分衬色、填色等),使用方法上有平贴类、单挂类、摆放类。题材多样而鲜明,分为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戏曲乐舞、诗词歌谣、成语谚语、风俗礼仪、人物、花卉、果蔬、禽兽、鱼虫、文字、器具、山水、建筑等剪纸。应用上分为窗花,其中有团花、角花和零星小花。既有小品,也有成套的,如《老鼠娶亲》、《百象图》、《孔雀戏牡丹》等。窗花内容丰富,多为戏剧人物、花鸟、瑞兽等。门花有春节贴在门上的剪纸门神、门笺等。墙花和炕围花则比较自由,线条粗犷。顶棚花,一般正中为大团花图案剪纸,多为“五幅捧寿”、“凤戏牡丹”、“龙凤呈祥”,四角为角花。门笺,称过门笺、喜笺、单笺、挂笺等。传统的门笺多为串线纹,一般每套3张或5张,也有贴于灶君神龛之上者。还有灯笼花、喜花、套罩纸花、巫术礼佛花、刺绣花样等剪纸。面塑艺术合水作为农耕文化发祥地之一,民间面塑艺术历史悠久,异彩纷呈。面塑合水面塑,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辅之以黑豆、枣、红豆和各色颜料镶点,描画。塑做方法有蒸、烤、炸、烙等。做法有捏、挤、压、挑、剪,构图简洁明快,朴实大方,粗犷雅稚,夸张而传神,动态逼真而古朴。一只顶针,一把木梳,一把面刀,便可做成各种花卉、动植物、人物等图案面塑,不仅是美味佳肴,而且是精美的民间艺术,又有民俗文化的深厚内涵。面塑艺术用途广泛且遍及千家万户。表现在祭祀活动的祭品,家用宗族中祭祀的供品,祝寿中的祝寿礼品,嫁娶中的和气馍,催妆馍、拜天地馍,还有宾客食品。年节中正月十五面灯,七月七日巧娘娘,八月十五月饼,腊月初八雀儿头,腊月二十三供品,春节期间的枣山等等,都为面塑艺术。从形式上讲有飞禽走兽、十二生肖、面虎、蝙蝠、凤、蝶、喜鹊、植物花卉、各种花草、梅花竹菊等;人物形有八仙、寿星、面娃娃等。果品形有石榴、桃、佛手、果子等,合水民间面塑艺术是远古文化在劳动人民中间的延续,不仅是食用的艺术品,而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其中有关生育崇拜的内容也不少。合水面塑深深扎根于民俗礼仪、节日活动之中。嫁娶丧葬,传统节日,祭祀活动,寿诞满月,人们都要捏制面塑艺术品,或祝贺或怀念或祈盼,表达自己美好的祝愿。合水县 - 民间风情悠悠民歌乡土情深当你踏上古老而神奇的合水大地,便会从远处田间扶犁耕作的农人口中传出“上山打个莲花落哎,穷光景咋这么匀来……”的歌声,会拨动你的心弦;或从山头牧羊人的口中传出“春季里来好风光,大姑娘夜夜绣鸳鸯……”的山歌,婉转悠扬,优美动听,象一根根琴弦,拨动你的心灵;似涓涓流水,滋润你的心田。这一曲曲农人唱的山歌,就是乡土情深的合水民歌。勤劳朴实,好歌善唱的合水劳动人民,在世世代代的历史长河中,通过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创作了内容丰富,乡土情深的民歌。无论是耕耘的农夫,放羊的牧童,砍柴的樵夫,还是描龙绣凤的闺女,洗衣汲水的村姑,推磨碾米的大娘都曲不离口,唱喜唱愁,唱乐唱苦,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意志、理想、祝愿和祈盼。合水民歌,源远流长,根据史料记载,远在春秋时期,以巫术祭祀巫歌即为民歌雏形,随着时代变迁,不断沿习发展。合水民歌以小调为主,亦有不少信天游、劳动号子、酒歌、秧歌及风俗歌。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也有领唱、齐唱。内容多是反映人民生活习俗。艰难困苦,自然风物,历史故事及青年男女忠贞爱情等等。感情朴实,语言流畅,形式活泼,泥土味浓厚。反映劳动人民在封建社会受苦受难的民歌有《拉长工》、《卖老婆》等,如“从早干到满天星,累死累活累长工”这种歌词,无情地揭露了地主豪绅对劳苦人民的残酷剥削。《十八姐担水》、《女望娘》等民歌则反映劳动妇女在旧社会的苦难生活。反映男女纯贞爱情的民歌很多,如《绣荷包》、《送情郎》、《十写》、《姑娘十二表》等等,“天上黑云撵白云,妹妹等你不变心”、“受苦受累奴不怨,只盼郎君早回还”。这些歌词表达了高尚而纯贞的爱情,唱起来令人牵肠挂肚。社火秧歌喜庆祥和民谣:“庄稼汉有三乐,骑驴唱戏耍社火”。当你每遇春节之际,走进合水土地,村村寨寨,城镇街头,耳旁锣鼓欢奏,眼前龙腾狮舞,歌如潮,人如海,处处是一片欢乐祥和的社火表演,不由叫你感到人间新春的活力。据史载,社火起源于春秋时期,当时强大的齐国围困弱小的鲁国,鲁国把老弱将士化装成各种艺人,于大年初一敲锣打鼓出城,吸引了齐国士兵看热闹,鲁国主力随后猛烈激战,齐国被打败。后来每到春季,村子的人们便推举出一个社火头闹社火。社火离不开烟火,隐喻战场烽火。每当社火出村,村口要点燃一堆火。还要鸣放一种叫“三服冲”或“朝天冲”的火药,后来演变为燃放鞭炮。以示避邪纳吉,祝贺演出。合水社火通常认为其历史内涵是祭祀社神的一种民间仪式。“社”,就是土神,“火”即“火把”,“火堆”或“焰火”。杜佑《通典》载有古代军事编制中“五人为列,二列为火”的说法,“社火”之“火”疑为最初的一种军事性质的部落编制,按照上古先民既是劳动者又是战士的双重身份看,“社火”最初无疑是军事编制部落或民族编制,在“社火”中表现战争,从残杀俘虏内容的节目来看,表演艺术起源时是为了祀神的,后来才开始由祀神到娱人的慢慢转变。《东京梦华录》载:“十二月即有贫者之数人,有一火,装为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俗号为打夜胡”。这里说的正是民间社火。合水社火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日后开始,直到来年正月二十三日结束。开始的活动称为“踏庄”,结束活动称为“谢神”,即社火队中扮演各种神像,如灵官、灵公、圣母等,名为上福堂,每个神将出场要说一段吉祥祝辞,祝愿全村人四季平安,六畜兴旺。合水社火为百姓自为,街镇商号也纷纷投钱投物,以求神灵保佑,生意兴隆。作为广大村镇而覆盖面最大的、参与群众最多的社火,是其他任何文化活动形式无法比拟的。人民群众在新年到来之际,满怀喜悦的心情,自发地集中起来闹社火,以便祝来年五谷丰登,家丁兴旺,无病无害,生活美满幸福。合水社火集中展现了合水群众的智慧和艺术才能。它涉及舞蹈、曲艺、杂技、武术、音乐、戏剧、工艺美术等综合艺术门类,形式多样。历史悠久的传统表演形式,有跑旱船、耍狮子、舞龙灯、跑马、跑驴、踩高跷、地故事、小歌舞、小演唱、打腰鼓、秧歌等。在每一形式下又有许多节目,如地事故中有《黑虎搬三霄》、《周武王观兵》、《夜战马超》、《保皇嫂》。在小戏剧中有《张良卖布》、《二姐娃害病》、《黑牛耕地》等。地云子中演员装扮成楚楚动人的仙女又歌又舞,车故事在车上扮演成戏剧人物或历史传说故事,丰富多彩,百看不厌。合水社火三十年代后,由于陇东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社火出现了新的高潮,赋予革命内容的文艺活动。全县三十多支社火队中演出了新秧歌剧、活报剧、歌舞等形式,活动于城乡,歌颂革命,教育人民,党政军组织对社火进一步重视。吉岘等地出现了军民联办社火的新局面。1944年春节期间陇东分区在庆阳举行六个县社火调演,合水县铁赵社火队中的赵建考表演的快板《说老蒋》受到王震将军的嘉奖。建国后,合水社火不断发展壮大,每逢腊月,村村差不多都排练社火。在春节演出时,在县城竞争,或与外县社火队比高下。传说张旗村和穆旗村社火,由于演员武功强,在与庆阳县舞狮比赛中取胜,民间传说合水是公狮子,庆阳是母狮子。遗憾的是,文革中的社火被扫地出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间社火如雨后春笋又悄然兴起,遍地开花,每年县城举行社火调演,除在县城游行表演外,还向农村送社火。秧歌是社火中出现的一种形式,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后兴起,而今合水的秧歌以浪漫自由,夸张的形象表演,欢快热烈而富有娱乐性。演员们打扮,有的服装一律,有的则夹杂着民间贪官、乞丐,算命先生、丑婆等,伴着秧歌锣鼓,扭来扭去,尽情发挥自己的表演特长。丑婆婆是最活跃的人物,面妆极为丑,大脚片,老麻子脸,大嘴,耳吊纸炮,手持两个棒槌,一边演出,一边自由出入队中,还说些俏皮引人发笑的话,增添喜欢氛围。合水秧歌的特点是徒手表演,其动作特性和动律可以概括为抻、甩、拧、缠等四个字。社火秧歌抻,仿佛是在扯皮筋,肩膀欲向上挑时,再用一种内力将动作拉住,形成一种由内到外的柔韧和弹性。甩,分快慢两节奏,在快节奏动律中,“甩”表现出一种洒脱利落的风格,在慢节奏动律中,表现出黄土地上女性的娇柔。拧,基本属于“丑婆”的舞蹈动作。表现出一种滑稽和恢谐的神态,是一种“扭”的感觉。缠、表演时双臂或前或后总是绕在身体上,动作的外部姿态在其内在韵律的推动力下,始终是一个绵延不断,流动转换的过程。动作起伏跌宕,富有弹性。四种动律相互渗透,相互包容,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统一协调。把黄土地上人民的性格与气质体现在合水秧歌的动作个性中,即内在的柔性,但柔而不弱,柔中有刚。抗日战争时期,新秧歌运动从延安发起,1947年春节之后,新秧歌很快普及合水,西华池的秧歌特别活跃。特别是三里店村民,扭起秧歌送郎参军支前线的浩大声势,一时轰动全县。合水秧歌是百姓的文艺活动,节目是新内容,反映的是斗争和劳动的主题,所以人们称秧歌是“斗争秧歌”,“翻声秧歌”。封建的糟粕被涤荡,调情的舞姿被剔除,打伞领头变成了铁锤镰刀领头,全队变成了扬眉吐气、意气奋发的工农兵形象。解放后,合水秧歌更加普及开展。每遇节假日、集庆日或春节社火中,秧歌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观众。在社区文化、集镇文化、节日文化、厂矿文化活动中,均少不了秧歌这一艺术之花。合水县合水县 - 特色食品合水民间风味小吃,因作物品种的不同,种类繁多,风味各异。制作讲究精细,蒸、烙、煮、炸,样样俱全,地方风味特色鲜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臊子面选用上等小麦优粉加灰水(新时代用碱水或盐水),反复揉搓好,用面盆在案板上扣放两个小时左右,擀成薄面张折叠后,用刀切成细面条,长三至五尺,入锅煮熟,洁白细长。加臊子汤即为臊子面,加葱花酸汤为酸汤面。臊子汤制做,十分讲究,先用植物油或大油泼好细辣面放入葱花、肉丁、豆腐丁、萝卜丁、黄花节、木耳等,热油爆炒,加入各种调料兑水成汤,再放入熟油辣子,颜色鲜艳,汤煎好后打入鸡蛋即可。将煮熟的细面条捞入碗中,再挑入臊子汤内,香气四溢喷鼻,味道极佳可口。手艺好的人,擀切的面条又细又长,又有韧性,俗称“煮在锅里莲花转,挑上筷子打秋千,捞在碗里一条线,吃到嘴里活神仙。”人人爱吃,闻名遐迩。凉粉是人们炎夏十分喜欢的小吃,把荞麦磨成珍子后,用水淘洗泡软,加水揉搓取渣后使其成为淀粉,再加水成浆。下锅后一边烧火,一边搅拌,熟后为膏状,摊晾案上或倒入盆中冷却。食时切成楞条或镂成细条,调入油泼辣子、蒜泥、芥末、炒韭菜、盐、醋等调料,凉爽可口,且有醒脾明目消暑功效。也可以晒凉粉干和肉同炒,味道亦佳。暑夏之际,将做好的凉粉趁热用漏勺漏入冷开水盆中,状似小鱼儿,俗称“凉粉鱼”,加韭菜和酸辣汤食用,清凉爽口,消渴泻火。秋冬时节,将凉粉切块,放入热油锅中爆炒,加入调料,称作炒凉粉,味道十分可口。粘面又称粘面糕。把粘糜子碾成面粉,制做时,根据食量所需。先将一半面粉倒入开水锅中,用擀面杖搅熟后,舀出放在案上,再将剩余的一半面粉掺入,搓揉均匀后,撕成小拳头大的疙瘩,用大火在锅内蒸六个小时左右,俗称“发酵”。发至有甜味时,端出放于案上,搓揉成圆柱形,俗称面糕。切成圆薄坨片,用油炸或油锅烫烙后,撒入白糖或蜂蜜食用,粘而又甜,老幼喜食。玉面亦称酿皮。先把揉和好的细麦面放入水盆中搓洗,再用细网箩过滤,直至剩下少量面筋为止。过滤下去的玉面水在盆中沉淀后,把剩水倒掉,把淀在盆底糊状的粉糊放在锅里蒸熟即可。由于这种做法省事,称“懒玉面”。另一做法是把面粉倒入锅里先炼成面团,再从锅中铲出放在案上分成小块,再揉搓成圆柱小块,入锅蒸熟后,用床子压成玉面,加入调料,别有风味。洗玉面剩下的面筋,加热后可发成海绵状,蒸熟放晾后切成小方块(称“帕帕”)即可食用。也可同玉面和凉粉混合调吃,更具风味。麻浮把小麻子磨成细沫,用细箩过滤去渣入锅加水煎汤,使麻仁浮在水面而成块状,捞出后配以调料,做包子馅、饺子馅或炒菜食用,别有风味。煎饼把磨好的麦面或荞面加水调成糊状,倒入刷上油的平面锅底上,文火摊制,熟后透亮薄柔,夹上油泼辣子、炒洋芋菜或其他素菜,卷成筒状而食,香味余长。搅团首先,用少许麦面或玉米面或高梁面,放盆中和成面水,入开水锅中,称“扯纤”。其次将所需量的麦面或玉米面或高梁面倒入开水锅中,用擀面杖左右不停地作圆形搅动,搅的次数越多越好。俗称“搅团要好,七十二搅”。搅熟成团状后,舀出放于案上摊薄,待冷却后切成小块,配以臊子汤或酸辣汤而食。也可用辣子、蒜泥、醋盐等调料和成水水蘸吃,也可用调料干调吃。妇女最喜欢吃搅团,俗传妇女吃一顿搅团等坐一回娘家。山区人家把蒸熟剥皮的洋芋,用刀柄捣粘,配以调料吃搅团,称“洋芋搅团”,别具风味。黄儿亦叫“斜斜”、“发糕”、“黄黄”。一般用玉米面或糜子面发酵后,蒸成大圆形糕,端出放于案上,切成菱形的方块或长方体小块,色黄锃亮,酥甜可口,加入大枣蒸制称枣斜斜,更加香甜。洋芋拨拉原属农民家常便饭,新时代成为一种名味小吃。将洋芋刮掉皮,用水掏净,切成细条状或用叉子叉成小而细条状,拌以麦面拨拉均匀,配以调料水,入锅蒸熟后,加入炒菜或大肉臊子,或大油调匀食之,味道极美。除此,还有苜蓿拨拉、菜拨拉等,人们都喜欢吃。暖锅为旧时大家小户喜欢冬季吃的食品。先将做好的豆腐、粉条、萝卜片、丸子、肉片、木耳、黄花菜等,盛于砂锅或铜锅内,表面放一层肉片,倒入调料水,在锅芯内煨上炭火,炖熟后根据食者口味可加入所需调料,多在冬季和春节期间食用。新时代把这种暖锅称“土暖锅”,已成为人们向往的风味小吃。猪灌肠用猪血、猪肠做制。把宰猪时的鲜猪血接下,加入葱花、荞面、调料,搅和成糊状,灌入洗净的猪肠内蒸熟即成,食用或热或炒,民间多在春节前杀年猪时做猪灌肠。猪火腿亦称陈年干猪腿。在鲜猪肉腿上抹上食盐、花椒等调料,待盐被肉内水分溶化后,稍蒸再晾晒三日左右,再用熟植物油涂抹一遍,使肉变成红色,挂在窑壁上,即为火腿。可保存三年左右而不腐烂,食用时做汤做菜,色味俱全。黄酒用酒谷米加粬酿制,属传统酿酒。旧时,民间过节过年,红白喜事均饮黄酒。先把酒谷米入锅煮熟,加以酒粬拌和,再加入中药渣水入缸内,把缸口封严,冬季放在热炕上使其发酵。月余后即可倒入带凿眼孔的缸内,以竹筒或芋子筒过滤入大盆内,称为底子酒(上等酒),再边加水边泄滤,一连数天,可过滤出中等酒、淡酒,倒入缸内,以备春节和红白喜事用。黄酒清澈明亮,醇厚可甜,优等酒可以用火点燃,黄酒有强筋壮骨,舒筋活血等功效,可泡药酒,作中药引子,也可做料酒。豆腐脑把黄豆磨成瓣,簸去皮,用水稍泡后再磨成豆浆,入锅加温,待熟后点入石膏水或酸菜囟水,即成豆腐脑。豆腐脑(亦称豆腐花)形似炖鸡蛋,调入各种调料,酸辣味美,营养价值高,老幼皆宜。糊涂黄酒酿制黄酒时,把缸内的酒糟直接在细箩上过滤,一边过滤一边用手捏酒糟,过滤后的酒呈稀糊状,浓度高,酒劲力大。烧开后,可泡入馒头或死面油饼,连喝带吃,便觉浑身热气酥酥,胜似神仙。合水县 - 特色物产合水香包香包是农家妇女用裁剪花衣的边角料,稍加剪,缝、拆、抽,制成的一种具有立体感造型的艺术晶。与现代的软雕塑艺术品近似,因布包内装有香味浓郁的香草(艾叶等)而得名。香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民俗文化遗产,在中国民间极为普遍,而以庆阳地区最为典型。合水自古以来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相对闭塞,香包作为显示古文化形式与原始宗教观念的民间艺术晶,仍然保留着上古时代的原始文化形态,反映了本地域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香包多以蝉、蛙鱼等动物为原型,蝉有蝉联绵延之意,和鱼蛙一样,可能与人的起源有关,象征着生殖和生命的延续,反映了原始的图腾崇拜。端阳节佩带的香包多为十二属相动物,还有粽子、瓜果、花卉等形象,旨在除瘟疫,驱“五毒”(蜘蛛、壁虎、蛇、蜈蚣、蝎子);婚嫁喜事的香包多为“鱼穿莲”、“莲生贵子”、“葫芦”等形象,象征瑞吉幸福和生命的延续。合水香包较多地保留了原始宗教的痕迹,造型简练,做工精细,花样繁多,成为具有审美、观赏价值的民间艺术珍品。合水剪纸剪纸艺术在中国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它源于生活,取材广泛,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如果说江南的剪纸妩媚、纤柔、洒脱、明快、秀丽,而合水剪纸则以粗犷、淳朴、古拙、浑厚、豪放而独树一帜,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合水剪纸的主要内容,多以节日庆典、乔迁新居、新房落成、婚姻嫁娶等恭贺喜庆为主,反映新春佳节的窗花剪纸最为盛行。一般将传统花样与彩纸套贴,用小剪刀剪下图样,再贴在窗格上。其取材广泛,寓言童话、名胜古迹、飞禽走兽、花草鱼鸟、人物故事等无所不有。例如传统的《凤凰戏牡丹》、《西游记》、《二龙喜珠》、《金鱼嬉水》、《八卦图》、《二十四孝》、《老鼠嫁女》等,内容丰富,百态千姿,栩栩如生。合水剪纸构图简练,妙在夸张,多用对比手法,纹饰的阴阳,线条的粗细和黑白虚实相间分布,用刀利索,线条流畅,造型逼真,享誉西北。合水耳枕耳枕是集实用与观赏于一体的传统工艺品,以做工精细,纹饰讲究,造型独特,柔软舒适为主要特点。合水耳枕全部出自民间巧妇之手,因枕头中间挖去一块,空间大小恰巧可保护耳朵不受头压而得名。合水地毯合水是甘肃乃至中国地毯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合水地毯、挂毯选用当地土种羊毛编制,其羊毛纤维粗长,弹性好,光泽强,是编制地毯的优质原料。配以精美的编制工艺和美丽的图案,使合水地毯质高艺精,五彩缤纷。合水地毯以传统工艺为基础,多为手工制作,融人了佛教艺术以及其他艺术流派的风格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风俗。合水地毯做工精细,具有浓郁的东方文化气息和艺术特色。其I艺用抽纹编织,剪花整梳成形。图案多为黄土高原民间流传的传统纹样,常见的有博古,八宝、四艺、花草、龙凤、人物耕作等场景,有着极为鲜明的地方特色。合水地毯、挂毯远销日本、加拿大、东南亚、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深受中外客商欢迎。合水刺绣说起刺绣,人们自然会想到驰名中外的苏绣、湘绣,而合水刺绣也源远流长。究竟起于何时,无从考证,但千百年来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刺绣大军主体是农家妇女,她们把身边最常见的、最丰富的素材,不管是花卉树木、虫鱼鸟兽、日月风云,还是楼台亭榭、几何图案,以及人物故事,都作为自己的取材范围,在刺绣针法上,有干绣、锁边、圈金等工序。通过一系列工序,刺绣出众多的生活装饰品,品种有服装、坐垫、鞋面、袜底、枕顶、肚兜、耳枕、帽、荷包、烟袋、针扎、布玩具及挂片、桌围、笔套、钱包等。总之,凡衣物上能用针线的地方,都是刺绣的广阔天地。合水刺绣色彩鲜艳,层次分明,对比强烈,沉而不浊,艳而不俗。在爸,彩的配置±以红、黑、兰、白为主色调,达到了一种鲜明、艳丽、纯净、典雅而又沉着有力的效果。绣体纹样给人以原始的质朴古拙之感,夸张、变形强烈。出于适应生活欣赏及礼品馈赠的双重需要,绣品全部采用了民间表达吉祥富贵的颂语,利用谐音组合而成,含有深刻的寓意。绣品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了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诱着我国民族传统和民间风俗,是艺苑中的珍葩。合水黄花黄花中国种植黄花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而合水自古以来就是久负盛名的黄花之乡。其境内丘陵起伏,川塬纵横,土地肥沃,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十分有利于黄花生长。黄花经焙制晾做臊子面,其合水黄花富含糖,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等有机成份,不仅是营养佳晶,滋补名莱,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味甘、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利尿通乳,解酒,止血等功效。可治口舌热燥,大便带血,小便不利,产妇乳闭,吐血便秘等症。合水黄花被国家经贸部誉为“西北特级金针莱”。近年来,该县努力把何家畔、西华池、肖咀等乡(镇)辟为黄花莱生产基地,并创办金针莱深加工厂,生产的产品声,泽鲜亮,包装精美,质优价廉,深受广大客商喜爱。此外,合水鹿茸酒、古象奶粉、合水枸杞品质纯正囱装精良,板桥砚台工艺精美,合水根雕生活气息浓郁,合水皮影古朴纯厚,它们都是旅游纪念、馈赠亲友之佳品。白瓜籽白瓜籽品质优良,外观洁白,板大皮薄,仁厚味醇,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有机酸、蛋白质、脂肪以及防癌抗癌的葫芦素等,有滋容养颜,开胃剩津,润肠通便之功效,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年产量497吨,是一种理想的绿色食品。横贯全境的子午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沙棘、羊肚菌、大叶芹、黑木耳、蕨菜、苦菜等子午岭特产誉满中外。黄花菜黄花菜色泽黄亮、条长肉厚、营养丰富,品质居全国之首。"合水特级金针菜"远销香港、东南亚、台湾、日本等地,年产量1017吨,10万亩黄花菜基地已经建成。苹果合水县地处苹果载植最佳纬度区,是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所产苹果个大,含糖量高,肉细汁多,色泽鲜艳。品种有红富士、元帅、青冠等,现6有果园面积5.94万亩,目前已有66.4%的果园处于盛果期,苹果深加工具有很大潜力。合水素有"红杏"之乡的美誉,栽培历史悠久,所产曹杏品味俱佳,果肉肥厚,醇香鲜嫩,杏仁饱满,适宜鲜食和加工,生产的杏脯深受国内外朋友的亲昧。合水县 - 旅游景观中国古代的“高速公路”雄奇险峻的子午岭土脉之上,遗存着堪称人类建筑奇迹的秦直古道。秦直古道是始皇35一37年(B.C212年——B.C210年)修建的咸阳云阳至秦九原郡(现内蒙古包头市)的一条交通大道。据专家考证,秦直道全长1800里(约合今1400余里),宽5米,“可并行二三辆车”。据丈量,秦直道在合水县境内共有200多里。婉延在合水涧水坡岭和黄草腰岘之间的秦直道路基遗迹,其宽度均为4.5米,是和长城齐名的两大国防工程之一。合水县境内的直道,南起与宁县接界的五亭子,北至和华池县毗邻的麻子崾岘,长约80公里,路面宽约5米。工程之浩大,令人叹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匈奴南侵作为巩固国防的头等大事。为防止匈奴入侵中原,更重要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权,让他的大一统帝国传万世而不绝,精心部署修筑直道和长城两项巨大的国防工程。始皇35年,即公元前212年,派大将军蒙恬、太子扶苏征调民工数万,“堑山堙谷”,烧山伐木,前后历时三年,于始皇37年(公元前210年),终于筑成了我们脚下的这条古道。我们可以想见,当时匈奴贵族拥兵百万,挥师南下,铁骑践踏中原的残烈;数万民工不分寒暑,忍饥挨饿,高强度作业时的苦辛和悲凉。这直道下面,掩埋着多少白骨,多少冤魂。直道筑成了,秦王朝的气数也就尽了。秦始皇梦想着皇帝宝座可以传万世而不朽,却不料只落得千古一帝梦断江南,仅二世而亡国的可悲下场。《史记》载:“37年,始皇崩于沙丘平台”,“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千载之下,秦直道或被自然剥蚀,或被林木覆盖,但我们仍然能从遗迹中辩认出直道的磅礴气势。直道之上,有传说中的秦太子扶苏墓。当年,始皇也许是出于锻炼太子扶苏的目的,让他镇守西北,建功立业,好使将来顺理成章地继承帝位,老皇帝爱子心切,还特意叫将军蒙恬扶持。说来太子扶苏也真是忠心耿耿,他在西北一呆就是数年:,结果咸阳城中的那场血腥的宫帏惊变他一无所知,数月后,沿直道传至西北边塞的只是老皇帝驾崩的消息,以及一道赐死金牌和一瓶毒酒。扶苏仰天长叹,然后端起毒酒一饮而尽。也许他到死都不会明白,骨肉同胞之间怎么会是这样。扶苏死后,当地老百姓就把他埋葬在这里。据说,当年还有扶苏蒙恬庙。岁月苍桑,如今庙宇早已坍塌,只留下一堆黄土,供后人凭吊。秦直道既是一条重要的边防供给线,也是一条中原华夏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交流的大动脉,在历史上曾为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进步作出过特殊的贡献。西汉末

载体资源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产业扶持政策
  • 企业投资政策
  • 土地厂房政策
  • 其他相关咨询
  •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
    快去查看吧~